2017年8月23日 星期三

DSD Play!ES9028PRO 超級 DAC 第二代(二)



接下來把 LCD 固定起來吧。一樣先用 3D 印表機做一個架子。


裝上 LCD 再鎖上機殼。



離完成又進了一步。
套件有三個按鈕分別是:訊源選擇及音量升降,我在這三個按鈕旁再加一個鈕,是電源開關。要做到輕觸一下開啟、關閉,必須要有一組 Stand-by 電源給繼電器控制電路,以往都是再買一顆小變壓器來做 Stand-by 電源, 這次突然腦門大開想到好方法:家裡一堆淘汰的  3C 產品留下的 Adapter, 把外殼拆掉裡面那片小小電路板就是 AC 110V 轉 DC 5V 的變壓器,可以當 5V stand-by 電源,而且還是 Switching 的甚至 AC 輸入是 Universal 的,呵呵,雖然用在這裡 Universal 完全無意義但重點是資源回收環保又不用錢 ^_^!。


當然還需要電源繼電器控制電路,發現網拍有現成的,電路板 layout 的漂漂亮亮,不用在自己堆砌了。


一樣用 3D 印表機為它們做一個家,左邊是電源開關板右邊是拆開的 5V Adapter,供給開關板電源。


雙層床的構造:第一層上蓋後還可疊上第二層。


層與層之間再用銅箔貼紙隔離。


疊上第二層。


上層內部是第二組 5V 供應給 DVCC,因為之前試了 LT1963 3.3V 穩壓 IC很燙,主要是輸入將近 10V 的壓差太大導致高溫,因此改接另一組 5V Adapter 輸出 DC 5V 再給 LT1963,等於兩級穩壓了,這樣輸入從 10V 降了一半電壓下來果然溫度降幅非常大,現在用手摸也沒關係了。因為是 DAC 數位電路電源,所以找了這顆 Adapter 是 Sony 手機的充電器,拆開看果然內部比一般的 Adapter 品質要好很多,因此只將輸出電容改為 OS-CON SEP 其它沒動。
DAC 數位電源改用小 Switching 聲音會不會變差?我想數位電路跟 Switching 本來就是絕配,試聽下也真覺得沒什麼差,反正原先變壓器線頭還留著,有需要再來慢慢比較。


電源黑盒子完成,內含 5Vstand-by, 電源開關控制及 DAC 數位電源。

至此,DAC的 Function 都有了可以安心的聽音樂並做必要調整。 首先將套件所附的 OP amp 給換掉,因為我只會用平衡輸出所以只需換掉兩個 JRC 5532,另兩個 JRC 5534 是將平衡信號組成單端信號,因為不會用到所以不去動它。


JRC 5532 是雙 OP 而我要用單 OP AD797 來代換,所以用到這個來轉接。


違章高架建築,兩個 AD797 擠在一個 socket 上。改完後果然聲音更細緻粗躁感減少了聲音更高貴。
現在聲音其實可達95分了,原本未改時低頻量感就非常足,跟第一代CS43122比,這部 ES9028PRO 像是孔武有力又有溫柔一面的壯漢,CS43122 是溫柔小姐。我覺得中低頻充足會使整個音像更清晰,調音變的容易多。ESS 新一代的 DAC Chip 確實進步很多。


到此電子電路部分可以算告一段落了。機箱可以先蓋起來聽音樂了...........
等一下,我裝機是對外觀有要求的,機箱還沒有面板呢!原機箱有一片鋁面板,但是以前已經挖過洞,這次 LCD panel 的 layout又大不同,再挖下去很難看了。所以只能再造另一片面板了。
現在一些 DIY 網站倒的倒關的關,要找人做一片面板還真不容易,只好自己解決,想到一個先進科技的 DIY 面板方法:3D 印表機 + 髮絲貼皮來呼巄一下,當然不是真鋁面板,呵呵!





既然是 3D 印表機上場,那面板就不在限定是以往平平板板的樣子,來做點弧度曲線吧!

因為 3D 印表機尺寸限制,所以拆成三片分印。

由於 3D 印表機印出來的東西表面並不是很平整,因此若需求要很平整的話,就要做一些表面處理。

處理的方法就是用以下的 Epoxy 塗一層於表面,就會展現出光滑的外表。 但這裡是要求平整而不要求光滑,所以還要用粗細砂紙來打磨讓表面變得非常平整。







以上面板看起來光滑但不平整,所以還需要打磨。用砂紙機會比手磨省力多 ^_^!


接下來用髮絲貼皮貼上。就成了以下樣子,貼皮技巧不太行,但遠觀還可以啦。


到此 DAC 算完成了。

先前有講到類比輸出部分有用到交聯電容,實際上交聯電容也不是那麼罪該萬死,聽一段時間後覺得也沒什麼大缺點,但是心裡還是想做一件事,就是把電容拿掉加上以下這片 Buffer:




這是和上一代超級 DAC 一樣的平衡 Buffer ,因為主板的 AD797 是 IV 轉換電路,這樣就直接當輸出感覺有點單薄,而且還加了輸出電容讓我看不順眼,這片 Buffer 可以把平衡輸出端直流相減,因此不需要輸出電容而成為直接交聯。

如圖將套件每聲道兩個輸出電容拔掉,再分接到 Buffer 的 IN OUT 端即可。


Buffer 前段是能將前一級 IV 轉換器的正負輸出直流互相抵銷掉的減法 OP amp,所以能實現直接交連輸出。後段是分離元件組成之 HDAM buffer。另外加了一片 UCC 穩壓給這片 Buffer 用。這整套 DAC 所有的 OP AMP 均影響聲音巨大,更換 OP 的可玩性很高。




終於全部完成了,面板也升級為OLED形式。



[上一頁]            [回部落格首頁]         [數位器材列表]

2017年4月25日 星期二

為 Raspberry Pi 穿新衣


用 Raspberry Pi 做為音樂播放器的好處就是背景安靜度表現非常卓越,這個小東西值得繼續玩下去,因此我想為它訂製一套漂亮的衣服。
網路上看到的 Raspberry Pi 外殼都覺得很平常,所已決定自己設計,3D印表機真是非常好用的工具。
於是發揮我畫圖的"天份"在 Sketch up 上面塗鴉,塗塗改改了幾天終於畫出來了


設計是四面牆都有一道凹槽將 PCB 緊緊卡住,四面牆再卡入上下底板內,上下底板間再用四個圓柱鎖緊,這樣的結構非常緊湊了。



PCB 緊緊卡在四面牆的凹槽中


螺絲從腳墊下方往上鎖進四根圓柱,牆面就緊緊卡住了。



圓柱上方用螺絲加圓墊片鎖入後再蓋上帽子,螺絲就看不見了。


完成!



工作中.... 聲音真的不錯啊!

[上一頁]       [回首頁]        [回數位器材]           Thingiverse 下載

2017年4月18日 星期二

極簡化 CAT -- 純軟體的 Daphile digital music system + PC


才剛玩 Raspberry Pi 3 + Rune/volumio 沒多久,就發現很多討論這種數位流播放方案的都會提到 Daphile. 於是好奇去研究看看 Daphile 到底是什麼?
原來 Daphile 和 Rune/Volumio 是很相似的概念,以 Linux 為基底的數位音樂播放作業系統。不同的是 Daphile 是用在 PC 上的而 Rune/Volumio 是用在 Raspberry Pi 上的。既然 Daphile 是 PC 上的 OS,意味著它將會在製作好的 SD 卡或大姆哥中開機,完全自己一套獨立系統,和原本硬碟中的 Windows 無關了,跳脫掉所有複雜程序,單純處理音樂播放。這樣純軟體的東西不用花錢,又能改善原來當 CAT 的 NB 會 Lag 的問題,又有可能聲音大精進,讓我不由得想要試試。

在操作上也非常相似:

1. 先到 Daphile 官網下載 Daphile ISO image,它有 64 位元和 32 位元的版本,官網推薦 64 位元版本,所以我就使用這個版本。

2. 準備一片 SD 卡或是大姆哥,需要 Format  的話就按前一篇 樹莓派 Raspberry Pi 數位流播放器 所說的,下載 SD Card formatter 來 format.

3. 一樣將所下載的映像檔寫入 SD 卡,不過這次的檔案是 ISO 檔,不能用前一篇所下載的  Win32 Disk Imager 來寫。我下載了 UltraIso 來將 ISO 檔寫入 SD 卡,但是開機並不成功,後來下載了 Unetbootin 來寫入 SD 卡才開機成功。

4. 此時 SD 卡已含有開機系統及播放程式,將 SD (或大姆哥)插入 PC,先將 PC 的 BIOS 設為 SD 卡開機(USB 開機),然後開機。

5. 如果有開機成功進入 Daphile ,又有文字設定畫面出現,就按 F1 去設定吧,此部分主要是設定 Wi-Fi 及本電腦 IP,netmask, 及路由器 IP。忘了說,如果不知道這些 IP,請先開機進去 Windows 用 CMD --> ipconfig 去查,再重新由 SD 開機做一次吧。

6. 設定好後,再重新由 SD 開機,進入 Daphile。這次不要按 F1,而是按ESC鍵或等一下進入系統,不過這次開機畫面跟想像完全不一樣,只看到一個 Daphile Logo 和 一個  IP 位址,這個位址就是剛才設的本電腦 IP。接下來畫面就全黑了......

7. 原來它和 Raspberry Pi 3 + Rune/volumio 一樣,必須由同網域的另一部電腦用瀏覽器打入剛才設的本電腦 IP 才能看到 Web UI,由遠端遙控,而本機是沒有畫面的。


接下來一樣在瀏覽器中做一些設定,如 USB DAC,音樂檔位置等,這些可到 Mobile 01 看這篇,懂英文也可參考官網的 Installation Guide
由於 PC 內的資源遠較 Raspberry Pi 多, 因此在 Daphile 也多了許多 Rune/volumio 沒有的功能,如它有內建 CD ripper 想要抓取 CD 到硬碟在這裡做就行了,不必再到 Windows PC 去做。另外,它還有一個提升音質的利器 -- RAM drive,只要按下圖那個鈕就會把目前要播的曲載入到 RAM 裡在播放,音質將再精進!


最後,聲音呢?只能說:哇!驚豔,驚豔!完全認同 Mobile 01 那篇樓主所說:"和 Raspberry Pi 比,背景乾淨度都差不多, 不過樹莓出來的聲音總覺得形體跟定位部分沒Daphile好,推測大概是電源的關係吧!"

因為我目前 Raspberry Pi 電源只使用了一顆 5V 2A 的 Adapter,看來電源是有很大改進空間。

總之,這幾年數位音樂聲音越來越進步,不僅是有高 Bit-rate 音樂,這種 Open Source 的軟硬體不斷出現,讓我們用很低代價就可得到非常發燒的聲音,哈!科技始於人性啊!


2017年4月12日 星期三

極簡化CAT -- 樹莓派 Raspberry Pi 數位流播放器


現代科技進步什麼都要自動化,人也越來越懶什麼事都只要按個鈕就好,連聽音樂也逐漸走向按個鈕就一直播一直播.......連換片都懶了。
因此我幾年前用桌上電腦搞了一台 CAT (Computer as Transport) ,事先把 CD 全都 rip 出來到硬碟,然後就能實現按個鈕就一直播一直播.......了。但說實話桌上電腦要搞好路真的很長,除了該文那些做法外,後來還有人提出 RAMOS,也就是將 Windows 10 再度極端精簡,精簡到什麼程度呢?要精簡到整個 OS 能塞進隨機存取記憶體 RAM 裡面!這樣 OS 運作時不會劇烈存取硬碟以維持聲音不被劣化。
這做法我覺得門檻有點高了。首先 Windows 10 要做到極端精簡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並不是去解除安裝幾個程式那麼簡單而已。不過因為有熱心網友提供適合 RAMOS 的 Windows 10,而且還有一直更新的版本出來,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關心網路動態,別做個落伍的發燒友就是。RAMOS 電腦內的 DDR 記憶體不能只有 2G、4G,沒有 16G 以上大概難以順暢,因為 Windows 10 要擠進來房間不能太小啊。
看到這些我一個頭兩個大,因此並沒有繼續發燒追隨下去,也因此聲音從電腦出來和從 CD Transport 出來總是差一截。後來家中一台 ACER W500 的 NB / 平板被汰換下來,因為它是使用 SSD 沒有機械動作的硬碟,也沒有桌機那樣大的電源和風扇,感覺是非常安靜的一部 NB / 平板,於是我把它拿來試 CAT,挖賽!沒想到什麼也沒改,只裝了完整版的 Windows 10 + Foobar 2000 + 必要的 Plug-in 及驅動,聲音一出來就完敗之前那台桌機!



至此,我悟出一個大道理:電腦實在太複雜了。許多發燒友致力於 CAT 的各種努力都是為了克服電腦軟硬體的複雜性。NB 在先天上無論電氣性或機械性硬體雜訊都贏過桌機,使的桌機東搞西搞做各種處裡,忙半天最後還是不敵低噪音的 NB/平板。但是 NB卻對加大 DDR 有困難,像我這台 ACER W500 只有 2G 也完全沒有辦法再加大記憶體,所以 NB 想做 RAMOS 就甭談了。因此最後桌機或 NB / 平板誰好聲還難定論。不過總結就是:無論軟硬體,簡單就是好!能找到最簡單的作業系統,硬體也最簡單安靜的 Computer as Transport 就最容易得到好聲。
ACER W500 也陪了我好幾年,但好景不常,只有 2G 的 ACER W500 開始想退休了,動不動 CPU 使用率就達到 100%,不僅播 DSD 檔會 lag,最近連播 44K 的 WAV 檔也開始 lag,真是令人難以忍受。

又要換機了,哎!3C 的東西真像食品有保存期限,好像沒多久又不能用了。接下來在網路上注意到之前不太在意的小東西 -- 樹莓派 Raspberry Pi。因為它太小我總是把它當成像 Arduino 一樣是裝在玩具上的東西 @_@!!
功課做下去才發現  Raspberry Pi 可能才是數位流播放器的正解,除了網路上一面倒的叫好聲外,看看它的結構也確實完全符合前面所述的 CAT 處理方向:簡單就是好!


 Raspberry Pi 3 Model B 內含 1.2 GHz 64-bit 四核心 ARM CPU 1GB RAM,有完整的週邊如 LAN, Wi-Fi,  USB 甚至有 HDMI 輸出呢!不過我是要做音樂播放器,HDMI 在這沒用處了。
作業系統 OS 及應用程式是利用電腦寫入 Micro SD 卡後插進去Raspberry Pi 3 開機就可工作了!
沒有系統硬碟,超低功率消耗用5V 的 Micro USB Adapter 當電源就可動作,不必風扇,真是完全符合 CAT 要求啊!
重點是一片才 NT$ 一千多比任何 PC NB 當CAT 都划算,因此立刻在網路買了一片。

因為買來 Raspberry Pi 3 是完全空的插電也不會動,所以有幾件事必須準備好,一樣只說明重點步驟,網路已經太多的程式安裝操作細節請自行Google:

1. 將 Raspberry Pi 3 Model B 接好網路線,剛開始啟動設定時要接有線網路,等到啟動後設定好 WiFi 就可以拔掉網路線了。

2. USB 接上有音樂檔案的行動碟,我是先用大拇哥隨便放幾條歌,等全部設定好再改為真正有音樂資料庫的USB 硬碟,免得發生什麼意外把資料庫碟破壞了。

3. 把 USB DAC 也接上。

4. 找個 5V 2A 以上的 Adapter當電源,如 ipad 的電源就很好用,還要一條 Micro USB 連接線,電源等一切就緒後再插上。

5. 準備一片速度快一點的 Micro SD 卡 8G 就夠了。

6. 下載 SD Card formatter,將 SD 卡 format 乾淨,不要用 Windows 檔案總管附的 format 功能容易出錯。

7. 下載播放程式 RuneaudioVolumio,兩個不同"廠牌"的播放程式,建議都試試看喜歡哪種。

8. 因為下載的播放程式是 SD 卡的映像檔不能直接對 SD 卡 copy ,所以請下載 Win32 Disk Imager,執行後將 Runeaudio 或 Volumio 選其一寫入 SD 卡

9. 寫好的 SD 卡內含了 Linux OS 及播放程式,將 SD 卡插入 Raspberry Pi 3 ,此時接上電源,板上 LED 應該會亮會閃。

10. 等一下子板上 LED 比較穩定不太閃時,打開同網域的電腦瀏覽器,如果是 Runeaudio 就在網址欄打入 /Runeaudio.local/,如果是 Volumio 就在網址欄打入 /Volumio.local/,就可以在瀏覽器中看見播放器的使用者介面了。以後所有操作都是在遠端電腦瀏覽器的使用者介面中"遙控"播放器了。



11. 接下來就在使用者介面中設定幾個必要的東西,如:Audio out 設成使用的 USB DAC;開啟 DSD、DoP 等;如需 WiFi 則須將基地台密碼設定進去,之後就可拔網路線了;最後再去設你音樂資料庫的USB 隨身碟,如能看到檔案,按播放音樂應該就出來了。

其他還有許多功能如讀取遠端 NAS 或電腦的音樂檔,網路收音機,Air play 等,還有手機有 APP 可下載,這樣以後可用手機來控制音樂播放,不必每次開電腦瀏覽器了,這些都請自行估狗做做功課吧。


就這樣一片裸身的 PC 板,插上 USB DAC 及硬碟,聲音就令人大大驚艷,不僅大勝 PC 級的 CAT,和我的 CD PRO 2 比也毫不遜色,真感謝網路這麼多天才發明這些 Open source 的玩意兒。
因為 USB 硬碟是吃樹莓派的 USB 5V,所以電源供應還是要足夠才好,另外以後還要為它找個衣服穿呢。

*********************************************
Update:2017/5/22
Raspberry Pi 我只做了兩個動作,音質就很"有感"的進步:
1. 一開始 SD 卡是從我抽屜翻出來的較早期的東西暫用,後來換了 Class 10 的卡,真的對聲音影響滿大的。
2. 在 USB 電源進來的地方並了一顆 SEP 330uf 的 OSCON 電容,聲音再大跨一步。如下圖




[下一頁]         [回首頁]        [回數位器材]




2017年4月10日 星期一

DSD Play!ES9028PRO 超級 DAC 第二代(一)


時光飛快,"CS43122 組成之 192K 24bit 超級 DAC "這篇文章是2007年寫的,轉眼一下子十年過去了,當年192K 24bit DAC 是很不得了的規格,如今可能要被笑落伍了。
但是,不是老王賣瓜,其實這台 DAC 的聲音很好,我一點都不覺得應該被換掉,只是近年來原本快死掉的 SACD DSD 音樂格式,拜網路科技分享之賜,現在 SACD 不僅可以被 Rip 出來,一些超級玩家還想出了DoP (DSD over PCM),就是把 DSD 資料包裝成 PCM 的封包來騙硬體,將 DSD 當成 PCM 來傳送,到接收端再判斷是 PCM 還是 DSD,如此一舉解決了原本完全沒有辦法傳輸 DSD 數位格式的問題。
而 DSD 解碼一直都不是問題,早在第一代超級 DAC 使用的 CS43122 Chip 就能解 DSD 了,只是當時要解 DSD 只能設計在 SACD 機器內,無法做成獨立 DAC 因為轉盤與 DAC 間無傳輸標準可依循。
如今,原本被封印起來的 DSD 音樂,被一一敲開了,霎那間 DSD 格式檔案突然起死回生蓬勃起來。今天,如果空有電腦、DSD 檔案但是沒有一台可解 DSD 的 DAC,那再怎樣也超級不起來了。超級 DAC 再也不超級怎麼行!?於是滿腦子想著如何誕生第二代超級 DAC。

有了第一代超級 DAC的經驗,我可不想再辦什麼團購從零開始設計。我只要搞一台自己玩就好了。最快的方式是找個套件來裝來改,於是上網開始尋"夢"之旅,才發現台灣的 DIY 真是被搞死了,當年幾個熟知的網站關的關,要不然就是成了陳年網站一點更新都沒有。有出DAC的大概只剩音樂大廳的阿仁了。
時機還真剛好,在尋找同時剛好阿仁出了 ES9028Q2M DAC 預購,當時還差點加入預購,但是它沒有平衡輸出讓我無法接受,本想向阿仁求輸出端線路好自己改平衡輸出,阿仁也答應出貨後給我。但一再端詳它的照片,機殼做得太漂亮又太小,讓我捨不得挖洞也無法挖,想要加個平衡 Buffer 也沒空間,只好放棄了。

繼續雲遊網海,發現拍賣網有一些 DAC 套件耶!這些套件都是對岸做的,既然網路無國界,就自行去淘看看有沒有寶,發現台灣賣對岸的東西都是雙倍價格...... 但是考量到如果東西有問題,能在台灣買我還是寧願多花點錢。
找啊找最後鎖定 AK4497 及 ES9028PRO 這兩種 Chip 的套件,比較兩款Chip規格,伯仲之間,兩者都能支援到很高的 Sample Rate, 如PCM 384K, DSD 256x 等,THD+N 分別是 AK4497 -116dB; ES9028PRO -120db; DNR 分別是 AK4497 131dB; ES9028PRO 129db; 看起來都很強。
不過 ES9028PRO 卻有一個超發燒的設計:它是八聲道的 DAC,除了可用於環繞音響外,當把它用於二聲道音響時就變成每聲道四組並連而成兩聲道,這在當年玩發燒 DAC 時,有人將兩片 DAC Chip 疊在一起做併聯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種發燒調音竟然被 IC 廠商認可設計進去了,呵呵。

說到這裡,我顯然會選擇 ES9028PRO 了,多了這個PRO就是多了四組併聯的功能,和阿仁 DAC 採用的 ES9028Q2M 規格雖然幾乎一樣但是 Q2M 原本定位為手機用所以少了一些功能,其中可能是八聲道精簡成兩聲道吧,現在這高階 DAC IC 在網路上完全找不到 Datasheet 詳細我也不清楚了。
最後讓我決定用 ES9028PRO 的最後一根稻草是: ES9028PRO 套件網站有清楚指出同軸光纖皆有支援 DoP,而AK4497 只說支援 DoP且要加 XMOS 模組,這模組是 USB 介面所以同軸光纖是否有支援 DoP 我不清楚,既然自己不設計 DAC,我也懶得研究了,就選ES9028PRO吧。

決定後就付錢買吧.....!不好意思,台灣只有 AK4497 沒有 ES9028PRO 套件,只好硬著頭皮淘下去尋寶吧!我想一片 DAC 出問題應該難不倒我,承擔點風險價格卻低一半耶!
現在所謂套件是一片PCB加一堆零件自己銲,銲好的叫成品;好像跟我學生時代的套件定義不一樣,當年銲好的叫套件,一堆零件是叫材料,整機才叫成品啊!
少廢話,一代二代DAC又過了十年人也老了十歲,老眼昏花 Chip 又是 SMD 的,於是多付70元RMB請賣家銲好成為我心目中所謂的套件再寄來吧。


終於飄洋過海的寄來了。黑色PCB還有 LCD 顯示看起來還滿不錯的,只是賣家啊,銲好得把PCB清一清吧,上面都是錫點和松香.....叫我怎敢直接上電啊!
好吧,敢去掏寶就風險自負,於是將PCB洗了又洗.....洗乾淨了才敢上電。


仔細端詳套件,首先看最重要的USB介面,由於 SACD 的封閉規格,播 SACD片只能用 SACD機播放且無法輸出數位信號到 DAC,電腦也無法讀取 SACD 片,所以前面講一堆DSD,都必須是已經變成電腦檔案再經由 USB 播放的。
本套件的 USB 介面使用義大利 Amanero 模組,聽說Amanero 比 XMOS 等級高聲音也比較溫暖耐聽。其實對岸好像將Amanero 模組變成一種標準,很多用 XMOS 也做成尺寸一模一樣的模組,以後是可以買來替換的。不過電腦的驅動程式要重新安裝就是了。
電源有好幾組,一組7805數位5V,一看到7805馬上就覺得太爛了吧?不過研究後發現這組5V只是 LCD 的電源,所以還好。DAC 是軟體控制模式,MCU 放在 LCD 模組裡透過 I2C 串列 Bus 控制 ES9028PRO。
另一組電源分別接兩個LT1963 3.3V 穩壓 IC,一組是AVCC,一組是DVCC 給 ES9028PRO,DVCC 還給了 100MHz TCXO 及光纖同軸驅動電路的電源。DVCC又串了兩個 1.2V 三端穩壓給 ES9028PRO 的VDD 1.2V 及 VDDL1.2V。
另外就是 OP 的類比電源,使用 LM317,337 三端穩壓,這部分將來首先嘗試調整。
另外就是平衡輸出有串MUSE BP 10uF 雖是還不錯的電容,但交聯電容讓我看不大順眼。
類比輸出電路使用兩個 JRC 5532 雙 OP,兩個 JRC 5534 單 OP 大概就是 ESS 的標準電路,這裡也是將來換OP調音的重點。
用料看來都還不錯,對岸有時硬體用料都很敢給。

看完了找出以前裝的 DZ DAC3.0 的機箱,變壓器是12-0-12V, 0-7V, 而套件是兩組數位電源,一組OP 類比雙電源,變壓器剛好可用,其中0-7V分接兩組就行了。


把變壓器接好,上電!嚇!LCD亮了!顯示現在輸入是光纖,No Lock. 哈!板子會動了。
趕快四處摸摸聞聞看有沒有冒煙@_@! 還好還好!


接下來把接電腦的 DDC 同軸輸出接到 DAC 的同軸,foobar 2000 的 SACD 插件設為 DSD 輸出,因為舊 DAC 不能解 DSD 所以原先都是設 DSD 轉 PCM 輸出,現在可設為直接 DSD 輸出了。然後選一曲 DSD 格式的音樂放........


哈哈哈!顯示"COAX 2.8MHz"表示同軸正在接收 DSD 資料!果然同軸支援 DoP!所以以後我聽 DSD 有兩種選擇:一是USB直接到 DAC 由 Amenero 模組接收,二是經 DDC 到同軸。
聲音一出就覺得滿有量感的,但有點小粗造......話還沒說完突然沒聲了,我還以為電腦哪裡當了,搞半天才發現是 DAC 沒聲音,再次四處摸摸聞聞,挖賽!DVCC 那個 3.3V 穩壓發燙!趕快關機冷了再開,又有聲音了但一下子又沒了,3.3V 穩壓又發燙!之後開關機就全沒聲音了!關機用電錶量 3.3V 對地,幾乎是通的,慘!哪裡短路?摸 ES9028PRO 還好沒有什麼溫度,不是它出問題就放心一半了。拆下板子,慢慢找哪裡短路吧!
扯!最後查出是 100MHZ 的 TCXO 短路!納悶啊!從沒遇到震盪器燒掉的,量一下 3.3V 是滿穩的,怎會燒掉?只能當懸案了。
沒100MHz Master Clock, DAC 也不會動了,趕快去找一顆吧!發現台灣 TCXO 不好買,找到一家網拍,報價 NT$650.- 而對岸約 45~55 RMB 合台幣兩百多,還真是雙倍價賣。想一想還是先到光華買一顆一般 100MHz OSC 取代,先修好板子再說吧。不過光華一顆也要 NT$160.-快要跟對岸 TCXO 一樣了。
換上 OSC 後,果然正常了,而且很意外聲音沒有差多少,感覺原先粗躁感還少了點?不過當時只聽到幾分鐘聲音印象淺薄,先不管聲音了,機器先裝好會動再說。

板子修好後發現 DVCC 3.3V 的 LT1963 3.3V 穩壓 IC仍然很燙,因為變壓器是AC 7V 進來,整流後約9.5~10V,經 LT1963 降到 3.3V 本身壓差就很大,又提供給好幾個地方用負載也很大,量一下溫度約有 70~90 度之間,這溫度不太健康,留待以後想辦法改進。
先裝入機箱內固定好,免得吊在外面晃來晃去又把板子燒了。這次利用 3D 印表機印出 PCB 支撐架就不必用到銅柱,三個大耳朵使的機箱鑽洞也固定 PCB 的方式也簡化了。


因為端子都在 PCB 上,所以後背板鑽孔難度又更增加,因為精準度要求更高,一個端子不準全都裝不進去了,所以還是用 3D 印表機印一個後面板,手工只要在背板打出一個長方形大洞就好了,難度會降低很多。


PCBA 結合 3D 印出物件組合成一個完整 DAC 模組裝入機箱即可。


將機箱背板拆下挖出一個大長方孔,把整個 DAC 模組套入背板,因為 3D 印表機做出來的背板是 PLA 材質不導電,所以貼了 EMI 銅箔貼紙。


用過的機箱,鋁背板還有以前鑽的孔,以後再想辦法修飾一下吧!


再鎖回機箱,配上變壓器的連線基本上 DAC 已經成形了。


板子已經固定在機箱上就比較安心上電了。接下來再試之前沒試到的 Amanero 模組。
先到 Amanero 的官網 https://amanero.com/ 下載驅動程式。其實這塊 DAC 板的賣家有傳驅動程式給我,不過不是不信任,我對對岸的檔案資料都不太喜歡用.....因為曾經上過對岸的網站,瀏覽器立刻就被綁架還刪不掉,要不然就是下載的東西有毒,現在對對岸都有懷有戒心,所以還是自己上官網下載驅動程式好了。

DAC 接上電腦然後安裝好驅動程式,再把 foobar 2000 的 output 設成 DSD: WASAPI (EVEN):Combo 384 ... 就放一首音樂吧!哈哈!聲音出來了,乍聽聲音還真的很不錯,不過機器還沒完成,還不是細聽聲音的時候。
現在 Amanero combo384 的超強性能,PCM 可以直上 384KHz, DSD 可以直上 DSD 512,當然要設法試試看囉!
新版 foobar 的 SACD 插件(目前 V 1.0.6)多了 DSD processer 功能,可以將原始訊源升頻成 DSD 信號,也就是 CD rip 出的 44.1KHz 或其他取樣率的 PCM 或 SACD rip 出的 DSD 64 都能升頻成 DSD 64~512x。
這樣好玩的事當然要玩玩看,就一股腦的全設成 DSD512,然後播放.....哈有聲音了,於是手賤,想試試各種格式檔案播放,每次一出聲音就換曲,突然.....又沒聲了!foobar 跑出:Unrecoverable playback error: device in use。試著關程式再開、關機再開都一樣是 device in use。但改成原有的 XMOS DDC 就沒問題,讓我懷疑是Amanero 模組壞了,X!真的這麼好運 TCXO 燒掉換 USB 模組嗎?是不是又要破費買一塊新的?先死馬當活馬醫,於是在 Amanero 官網找到重新燒錄模組 CPU 及 CPLD 的文件


按它的步驟重新燒錄完成,暗自高興能燒錄表示 Chip 沒壞,裝回去應該就好了吧?沒想到接回去一試,還是 Device in use, 讓我更相信是模組哪個 flag 壞了無法 Reset,讓電腦一直偵測到裝置使用中.....
沒辦法,不知怎麼修,只好嘗試再重燒錄看看,不行就只好再買一片模組了。為了方便工作,將另一台工作電腦也安裝 foobar 2000 來測試,沒想到.......接這台電腦竟然正常播放了!原來硬體根本沒問題,應該是驅動程式的問題吧?把專門當播放器的那台 CAT 電腦的 Amanero 驅動重裝果然好了!省下數千元重買模組的費用,哈哈!
之後反覆把玩測試,發現最主要是 foobar SACD 插件的 DSD Processor 的升頻有問題,只要不做升頻就不太會出問題。算了,不玩升頻了!只不過是為了想試試高倍率 DSD 播放。搞 CAT 弄 WASAPI、ASIO 不就是為了音訊直出,現在 DSD 又弄個升頻有點自打嘴巴,反正以後正式聽音樂時我也不會做升頻的。

[下一頁]            [回部落格首頁]         [數位器材列表]